公共基础知识指导:经济篇(2)

2011-08-03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常识判断模块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专家为广大考生整理了经济方面的一些常识,希望对各位参加江苏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1、社会再生产及其类型
  按照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按照规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按照实现方式:分为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2.两大部类产业结构
  社会总产品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别:  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4. 经济增长速度的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实物构成:新增加的生产资料加上全部消费资料;价值构成: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原则计算。

  5.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因素:
  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还有其他许多具体的经济因素,乃至一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政策方针、政治局势、文化教育、对外关系、国际环境等等。

  6.  经济增长方式
  划分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
  类型:
  粗放型: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中心,单纯的数量扩张型增长方式。
  集约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

  7.自然经济的特征
  第一,自然经济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人们的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基本局限在经济单位内部,生产规模十分狭小。
  第二,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
  第三,自然经济中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是直接的。

  8.商品经济的特征
  第一,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发展为条件,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直接目的是用于交换,以实现商品价值,并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
  第三,商品经济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间接的,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第四,商品经济本身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它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结合。

  9.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一般前提条件--社会分工的存在。
  决定性条件--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10.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具体劳动
  价值--社会属性--抽象劳动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