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变化趋势--以德为先

2011-10-22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德是一个古典政治家最核心的观念,一个被现代政治学和政治哲学抛弃的观念,中国共产党能够重视德,是对古典的尊重。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任用干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还特别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据胡总书记的精神,国家有关部门就明确的指出,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道德的考察。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质疑美德是否可教,很多人也在质疑,美德是可以被考察的吗?胡锦涛同志说的老实人,类似于孔老夫子说的刚毅木讷近仁之人,这些人往往都是不太会考试的。公务员的考试要考察德似乎是一个注定完成不了的任务,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质疑。
  公务员考试真的不能考察德吗?不是,不仅可以考,还可以考得很自然,考得很有效,考得很全面。在申论命题中对德考察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
  第一,通过申论话题宣传道德。通过选择一些和精神文明及道德有关的话题,可以起到一种社会宣传的效果。这类话题目前在国家考试出现得比较少,一些地方考试非常喜欢考。如上海市2011年申论考试的话题就是勤政廉政,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考察了公车私用。很多地方考试专门考察政府乱收费,产业化执法等问题,都是对德的考察。
  第二,通过申论材料体现道德。首先是通过选择一些敢讲真话、实话,敢于针砭时弊的材料来传播道德。这一点在近几年的国家考试材料中都有体现,在2011年国家副省级考试材料中就有一段批评现有的治黄政策:
  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
  类似列子还有很多,如2008年国家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材料都是质疑三峡工程的。敢于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某些做法进行质疑,这本身就是有德的体现。
  第三,通过申论问题考察道德。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对一些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判断,要求考生敢于对政府、专家进行批评和质疑。可惜一些考生在“不能批评政府和领导的错误”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昧着良心答题,既败坏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成绩。我们这里举一个典型的题目。2010年国家命题多省市联考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记者在报道中大声疾呼,痛斥败家子行为。有关职能部门准备对记者的这一论断给予回应。请你以该部门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回应稿件的内容要点。
  很多考生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都把自己当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官僚气十足,回应的内容咄咄逼人,摆出一副要秋后算账跨省追捕的架势,把记者的说法全部否定,并且反批评了一通。这个题目暗含了对德的考察,如何回答记者就是如何回应老百姓,因为记者提问代表的是群众。不仅是很多考生,连很多官员面对记者的时候都是飞扬跋扈。我们一些著名的官腔如“你代表党还是代表人民”,“你们群众为什么不公示财产”等都是在回应记者和人民提问的时候缺少官德的体现。
    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备考申论,江苏公务员网(www.jsgwyw.org专家整理了更多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时评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