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阅读的标准形式是:材料——提问方式——选项。片段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字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通过阅读短文,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能做出准确理解,对文中的隐含信息能进行合理推断,对诸多干扰因素能进行准确筛选。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需要熟知片段阅读题型概况及解题策略,201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综合教材中对各种题型做了详细讲解,考生可参考教材复习,并结合本站的练习进行训练。
1. 有不少人在三五少年时,见到中老年人的世故和冷漠,对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深为不满,暗暗立下誓约乃至公开宣称:我将来绝不愿这样,要把青春的锐气保持到暮年。
句中“对”这个介词所管的对象是( )。
A.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
B.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
C.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无动于衷,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深为不满
D. 明知应加斥责、诛伐的世态,实质上是怯懦或倦怠却故作有修养的高明状
2. 面向未来是教育活动自身规律所决定了的一种内在特征,它具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总是要表现出一种为未来社会服务的职能;第二种含义是说,在特定的教育活动开始之前,为了能在服务于未来社会需要的意义上最大程度地保证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育活动有必要也应当首先对于相应未来社会的状况及其需要进行一番尽可能全面与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本段旨在阐述( )。
A. 教育面向未来的必要性 B. 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性
C. 教育面向未来的必然性 D. 教育面向未来的紧迫性
3.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没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就不能取得任何科学成就。只有“精”字当先,“严”字当头,精密地推理论证,精细地测量计算,精确地搞好试验,才能在科学规律面前获得“自由”。科学研究中,在同一现象面前,粗心的人不以为然,或视而不见;细心的人则抓住不放,以此为追求新发现的端倪。这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 科学的规律是铁面无私的,只允许人们遵守,不容违反
B. 在科学研究中,粗心与细心,差距如天上地下
C. 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
D. 在科学史上,具有精细、严格的科学精神的人是举不胜举的
4. 人不仅要生存下去,而且更要出众,人类之不朽并非只因他在万物之中有着无穷尽的声音,主要的是因为他有心灵,有同情、牺牲以及忍耐的精神,而诗人、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这些事情,他们有权利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提醒人们过去有的光荣,如勇气、荣誉、希望、自尊、同情及牺牲精神,诗人的作品不只是人类的记录,也可以说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下列对画线处理解正确的是( )。
A. 诗人所创作的作品是帮助人类生存及超越一切的支柱
B. 文学作品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客观记述,而且还要在升华精神世界上发挥作用
C. 诗人要帮助人类升华精神世界
D. 作家的责任是要把人类在万物之中的无穷尽的声音都记录下来
5. 高新技术的“绿色化”也是人们极关注的问题。地球及其大气层是有限空间,容纳生物及平衡生态的能力存在极值。高新技术所带动的现代工业化极大发展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同步缩小了宝贵的有限空间,“极值”再也不是想像中的数值了。诚如人言:“以马达和电子线路为帅的‘灰色技术’指挥人类向地球宣战,地球赂以甘酪和酸雨;只有当‘绿色技术’升帐后,才可能中和酸雨时代。”
对画线一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地球赂以甘酪和酸雨”的局面必须改变
B. 以“高新技术”替代“灰色技术”,才可能消灭酸雨
C. 减少公害,才可能进一步扩大高新技术正效应
D. 努力改变物质文明与公害同步发展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