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做好提前复习准备。
2006年人才蓝皮书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位,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仅相当于美国的48%,总体差距非常明显。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我国人才浪费现象却比较严重。蓝皮书指出,一方面,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另一方面,人才资源能力发挥程度偏低,总体能力发挥程度的平均数为61.9%,与充分发挥的差距为28.1%。专家由此测算出,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
人才居然被浪费了?这个结论确实会让不少国人感到意外,毕竟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科教薄弱的国情,怎么一下子人才反倒开始浪费了?这看似吊诡的结论,仔细思索之后却也不难找到答案。
那些处于事业或人生巅峰状态的人才的英年早逝,无疑是一个国家的巨大损失。近年来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我们看到,生活压力与不科学的工作方式同样成了扼杀人才的罪恶之手。有调查显示,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五十八九岁降到调查时的五十三四岁。就在全球为老龄化社会[ ]时,知识分子“减去五岁”的现实无疑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然而更大的浪费,仍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之中。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今人同样将社会比作“最好的大学”。归根到底,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也意味着任何国家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大学毕业为准绳。在此意义上,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与创造型社会愈发显得重要。
同样,为避免人才浪费,一个旨在实现人才价值的体制无比重要。经济学有个着名的“劣币驱逐良币”原理,讲的是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以后,人们往往会先用劣币,而将那些良币收藏起来,正是因为抄袭者能变相得到社会的“报偿”与“奖励”。如果不学无术者位居权位,抄袭者赚的盆满钵满,久而久之,便会出现外行驱逐内行、谎言驱逐真实的尴尬危局。
法国着名的思想家圣西门曾经讲过一段十分经典的话:“假如法国突然失去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作家,50名优秀军事家和民用工程师……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正因为此,世界上所有致力于真正焕发本民族活力的政府,都不遗余力地促进各个领域杰出头脑的崛起。而未来中国的发展,同样要得益于无数杰出头脑的崛起。
1.填入文章第四段[ ]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殚精竭虑
B.胆战心惊
C.趋之若鹜
D.忧心忡忡
2.作者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比喻( )。
A.杰出人才的浪费现象
B.知识界的抄袭现象
C.人才培养出现滞后问题
D.人才使用的体制性缺陷
3.文章末尾法国思想家圣西门的话表明( )。
A.法国政府很注重焕发本民族活力
B.各国优秀科学家是整个世界的灵魂
C.国家应在各个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D.各国的发展均得益于优秀科学家的表现
4.以下哪项没出现在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 )
A.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较低
B.我国的人才浪费已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C.生活和工作压力是导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原因
D.美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指标高出中国一倍多
5.以下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A.国家培养人才不应仅以学历为标准
B.走出大学的人才应一心专注科研
C.建立创新型社会比学习型社会更重要
D.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规模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胆战心惊:形容十分害怕。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多用贬义。忧心忡忡: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这里用“忧心忡忡”更为合适。
2.D【解析】由第六段知,作者用“劣币驱逐良币”来比喻人才使用的体制性缺陷,这一段紧紧围绕“体制性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人才的浪费”展开论述。正确答案为D。B项只是“体制性缺陷”的一个例子,不能概括作者比喻的内涵。
3.C【解析】文章最后引用法国思想家圣西门的话,但不止说“法国政府”,A项不正确;当然也不是只说科学家,而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故B、D项错误,正确答案为C。
4.C【解析】由“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仅相当于美国的48%,总体差距非常明显”知,A、D项出现在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由“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知,B项出现在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C项是作者归纳的原因,并不是2006年人才蓝皮书给出的。
5.A【解析】B项文章并未提及;由“在此意义上,建立一个学习型社会与创造型社会愈发显得重要”知,C项不正确;D项文章也未提及,文章重点讲怎么避免人才的浪费。由“任何国家的人才培养都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以一个人是否大学毕业为准绳”知,A项符合文意。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