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于15日开始报名,据江苏公务员考试网统计,截至24日18时,通过审查人数为138.3万人。考虑到资格审查有一定滞后性,预计最终数字还可能略有增加。相对于2012年“国考”通过资格审查的130万人,截至目前的2013年“考碗大军”报名合格人数增加了8万多人,直逼2010年和2011年“国考”最终报名数144.3万和141.5万人。此次报名于24日18时结束,由于资格审查时间最长可达48小时,而报名时间截止之后,已经报名的考生,还可以继续通过审核,各岗位报考人数还有可能增加。
现在距离笔试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jsgwyw.org/)提醒考生,最后一个月,国考的《行测》部分应该完全以历年真题为主要复习方向,前面的一半时间,继续扩大做题的类型种类,保证做题命中率为主。后面一半时间,应该以练习做题速度为主。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编写组的老师建议考生最后一月在备考中应该把握“稳定优势项目,逐步提高弱势项目”的短期复习原则。如数量关系和推理判断题型属于国考大多数考生的短板,相比之下,语言理解则得分率较高。考生需针对自身弱项进行专项突破练习,另外历年真题也是帮助考生熟悉国考出题思路和作答方式的必要参考资料。
《行测》:扩大题型种类,打开提分空间
由于《行测》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大部分文科类知识主要考察考生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积累,熟悉题型,把握好做题速度即可,提分空间不是很大。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编写组的老师指出,最后一月,《行测》科目中,数学部分的提分空间最大。数学运算部分可以通过扩大题型种类,增加命中率。同时资料分析部分,学生应该更多地联系使用“估算方式”去计算各种复杂的百分比,估算方法中,最万能的就是“放缩法”,将计算数据放缩到更容易计算的范畴,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计算时间。
《申论》“原文照抄”或直接判“不得分”
许多考生都是在报完名后才开始着手准备,但一到书店又被琳琅满目的公务员参考书迷乱了双眼,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如何选购参考教材。备考教材应该以考生为根本出发点,精细实用是其出版的首要原则。考生在选用教材时要认真分析自身情况,选择由专业研究团队开发的、品牌认可度高的辅导书籍。另一方面最好选择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复习资料。不同系列的复习资料体现的是不同编写人员的不同复习思路,不同的研究机构对于考生在各个复习阶段复习状况的分析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而言,一套复习资料的编排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编排的,如果将不同体系的资料累加到一起,很可能会造成复习思路的不连贯甚至混乱,不仅不能博采众长,反而极易造成知识点的遗漏。《2013版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将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内容完美整合于一册,紧扣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考查内容及最新变化,内容编着以考点分析为核心,加强重点、分解难点、突出解题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真正让应试者做到一本无忧!
近年来,国考《申论》科目有两个趋势很明显:一是越来越多地侧重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于是,封杀各类机械的模板和写作套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二是“原文照抄”就可以得高分的历史,已经彻底结束。各种“裸考”的考生会发现,申论再也不能“照抄”了,因为申论材料中,很多都是一些具体的“个性化例子”,根本找不到任何的“重点句”。很多的“答题要点”,都需要考生具备“公共管理素养”,才能从原材料中推敲出来。在真实的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面对“原文照抄”下来的“答案要点”,很多时候是直接判“不得分”。
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编写组的辅导老师指出,这些新的命题趋势,由于参考书很多都是沿用几年前的旧版本,方法论上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因此,《申论》看看历年真题的材料,自己多揣摩答题思路和要点,市面上有些参考书不但没效果,还有可能误人子弟。
《申论》:重点复习“大作文”和“综合分析题”
最后一个月,考生应重点复习“大作文”和“综合分析题”。大作文部分建议使用“角度法”和“探究式申论文体”。尤其是探究式申论文体,整篇文章应该告别简单的罗列原因对策,整篇文章只选择一个写作角度,从“提出问题、归纳矛盾、分析后果、提出方案、上升高度”五个方向去写一篇逻辑感比较强的论证式文章,这个才是真正的议论文,而不是策论文。
综合分析题,应该加大公共管理素养的学习,学会采用辩证方式去分析问题,比如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合法性与合理性”、“长期与短期”等角度切入,进行深层次分析,方能得到高分。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