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1月上中旬可申请调剂:部分职位未达到面试比例的将通过申请调剂补充录用人选,调剂工作将于1月上中旬进行。届时考生可登录江苏公务员考试网、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查看调剂公告。
放弃面试要主动沟通:进入面试名单的考生,要积极与招录机关沟通,关注考录专题网站和招录机关网站,按照招录机关在面试公告中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面试准备工作。不要请以放弃面试资格和录取资格,以免错失实现职业理想的机会,影响其他考生权益和招录机关的正常补员需求,且造成行政成本的巨大浪费。
网购继续增长
【热点链接】
2013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促进信息消费,并认为这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稳增长又调结构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拉动需求,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
初步测算,2012年全国信息消费规模达到1.72万亿元,同比增长29%,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9300亿元。在上述消费中,信息产品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新型产品以及信息服务消费是当前增长最快且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其规模2012年已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61%。
此外,除了直接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消费外,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平台也为信息消费乃至传统实物消费注入了新的动力,深刻变革了商业模式,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消费持续增长;2012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8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1.3万亿元,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
【理论深喉】
长期看,信息消费将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动力。
一方面,信息消费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消费所形成的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等市场本身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创新最活跃和增长最快的领域。更为关键的是,强大的信息消费需求将使我国的市场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引领信息技术产业升级。
从目前看,由于产业融合发展和垂直整合的新趋势,产业链领导力正逐步向服务端迁移,消费市场对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的技术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甚至对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性技术创新也产生了很强的带动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在智能终端、移动操作系统、终端核心芯片、云计算等领域的突破已显现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信息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其带动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也意味着信息通信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信息消费所承载的新型商务、支付等模式将极大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推动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和向价值链高端的迁移;信息消费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源将成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战略要素,并将促进社会资源的网络化动态优化配置,推动知识共享和科技创新,使经济增长的来源更多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此外,扩大信息消费也是推动创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时下,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乃至现代农民拓展新型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而且,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与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出行等民生服务的深入结合,不仅扩展了信息消费的需求来源和规模,也很大程度延伸了服务范围、扩大了服务人群、创新了服务种类、提升了服务质量,利用信息化手段有力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困难]
第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宽带网络能力不高。扩大信息消费需要一个质优价廉的宽带网络设施,而我国在宽带网络能力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第二,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仍显不足。对信息产品而言,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很强的供给能力,能够提供性价比较高的各类产品。但我国信息产品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还依赖国外,产品利润率低,总体还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创新能力和发展主动权不足。
信息服务方面,我国企业呈现了很强的本地化创新优势,本土企业在国内互联网市场各类主流应用中均占据主导地位,为美国以外全球独有,一些应用如微信等已展现了很强的创新特色。然而,信息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缺乏、跨行业应用创新的进入壁垒过高,政府及公共部门的数据资源未能有效开放共享等深层次问题制约了信息服务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第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东中西部和城乡信息消费水平差距大,特别是农村、中西部地区消费结构升级和释放信息消费潜力还存在产品与服务价格、技能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第四,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还有待完善,市场准入、市场监管、需求培育等政策和体制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促进信息消费的需求,鼓励信息消费的安全可信网络及服务环境、电子商务配套体系环境等尚需加快改善。
[措施]
第一,增强信息消费的供给能力。从制约信息消费的关键环节入手来提升供给能力。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完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推进移动通信特别是4G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作为关键举措。
二是信息产品的供给能力,侧重在三个方面,针对信息产品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空间最大的智能终端,着力创新发展,尤其强调终端与服务的一体化和产业链的协同协作;针对制约我国信息产品的关键瓶颈环节,着力增强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传感等基础性产业创新能力;针对信息消费的相关软件业基础,着力提升支撑服务水平。
第二,通过创新信息服务来培育消费需求。从培育新兴服务业态和发展信息消费内容入手,发展当前创新最活跃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等服务,提升数字文化内容消费水平和供给能力,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加快发展我国自主的北斗导航技术、产业和服务;从继续扩大电子商务规模、提升应用水平入手,着力完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发展移动支付、移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型业态和跨境电子商务,解决电子商务交易、发票等问题。
第三,通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扩大信息消费需求。公共服务信息化既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来源,也对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着力解决信息消费中面临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问题,尤其是推动政府、市政公用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信息资源开放开发和社会化利用;
二是利用国家“信息惠民”等工程,重点提升推进教育、医疗健康、就业、社保医保、食品安全、广播电视、农村综合服务等民生领域的信息服务水平;
三是通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
第四,建立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建立信息消费信心。
一是强化以改革思路促进信息消费。尤其是通过减少行政审批来激发信息消费的市场活力,并提出了“先照后证、宽进严管”思路,以降低企业门槛;并通过改进和完善电信服务,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二是加大财税政策支持,改善融资环境。财税政策方面主要是利用好现有政策,落实对信息消费相关企业的政策支持。融资方面,主要针对信息消费特点,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是加强配套制度建设。重点包括与信息消费相关的商标、消费者权益保护、标准化、著作权、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商用密码管理等法律法规建设,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以及信息消费统计监测体系建设等。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4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异地报销医保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