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公务员申论热点: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
2015-09-21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本章提供2016江苏公务员申论热点: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更多复习资料可查看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提前复习教材。
【背景链接】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发展需要改革添动力,群众期盼改革出实效,我们要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
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会议上总理指出,我们要把主要由政府部门“端菜”变为更多由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确定深化改革的重点、措施和路径,更为精准、更加精细地清除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监管服务的“盲点”。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习近平
我们要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倾听人民心声,汲取人民智慧,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
——习近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
——李克强
群众和企业满意不满意,实践效果如何,是检验简政放权成效的根本标准。
——李克强
[原因分析]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对人民的最大尊重。人民是历史的主人,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民生的政府。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一切工作也必须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人民政府从实践中得出的成功经验,也是中国各项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基础和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只有始终坚持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群众在“获得感”上的期待]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不仅创造了二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也使作为改革发展主体的广大群众获得了能够感受得到的实惠。但需要看到,与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相比,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普通群众在增加“获得感”上还有一些期待:
一是在享受发展愿景、目标性成果基础上对享受实际可见、可得性成果的期待;
二是在享受发展数量性成果基础上对享受发展质量性成果的期待;
三是在某些方面、领域发展成果享受过程中对享受更广泛发展成果的期待;
四是在政策性、机遇性、偶发性享受发展成果进程中对公正性、规制性、法治性享受发展成果的期待。
[意义]
一是凸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
坚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既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也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人民诉求与时俱进。民之所望理应是执政者所思。强调增强人民获得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具体化,突出人民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观感受,是我们党伴随时代命题转换对民意的积极呼应,也标志着要使全面深化改革主动面对更严苛的审视、听取更广泛的声音、积聚更坚实的民意基础、寻找更深厚的动力源泉。
二是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要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并不意味着对各项改革平均用力,要求各项改革齐头并进,如果聚焦不准、分不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走神散光、顾此失彼、事倍功半。强调增强人民获得感,为我们明确改革重点、找准改革突破口指明了方向:必须把增强人民获得感作为改革选题的基本依据,坚持问题导向,从具体问题抓起,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
三是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节点。
当前,个别改革举措推出后,人民群众感受不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方案没有落到实处。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的干部为官不为、尸位素餐,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有的部门和地方囿于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不顾大局,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有的改革压力向下传导不畅,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现象。这些形形色色的“中梗阻”是影响改革举措落实的顽障痼疾。强调增强人民获得感,剑指“中梗阻”,进一步强化了抓落实在改革推进中的重要位置,彰显了我们党推进改革举措落地、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
四是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金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全面深化改革是否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是否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了人民福祉,说到底,还要在实践中检验、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强调增强人民获得感,为全面深化改革确立了“民心标准”。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验证标准]
第一,是否具有实际的获得。让普通群众不仅具有目标设定、前景展望和发展预期意义上可能的“获得”,而且必须具有现实可见、可拥有和可支配的,并且在今后发展中还会不断充实的实在“获得”,这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基础要求。目标和愿景意义上的“获得”,也能给普通群众以某种“获得感”,但前提是群众对发展愿景持有的坚定信心,而这种信心通常又是建立在实践中提出的目标与愿景都能成为现实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本质上需要有真实可见的“获得”作支撑。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群众习惯于在预期截止时,常常对政府早前承诺要办的几件“好事”、“实事”进行验证的原因。
第二,是否具有内在的获得。必须让普通群众既能够从自己“获得”过程的纵向比较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也能够从与具有可比性的其他社会成员的横向比较中感受到“更多获得感”。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群众的获得感常常是从横向比较中形成的,因此在最大可能地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同时,既要防止绝对的平均主义观念的消极影响,更要注重树立社会主义公平观,实现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统一的“更多获得感”。
第三,是否具有整体的获得。必须既让普通群众中某部分群体、成员享受发展成果而形成“更多获得感”,也让其中大多数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实际“获得”中产生“更多获得感”,这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根本要求。这就是说,如果出现了部分社会群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明显高于其他群体、成员的情况,大多数社会群体、社会成员就可能出现在“人均”、“平均”意义上“被获得”的情形,这是难于使广大群众产生“更多获得感”的。在这个问题上,特别要防止由于制度性、政策性因素造成的利益固化问题,后者造成的获益者总是获益、受损者不断受损的“马太效应”,必然会使许多群众失却对“有更多获得感”的信心而滋生失望情绪。
第四,是否具有持续的获得。必须让普通群众的“更多获得感”具有不断增加的可持续性。一方面包括在数量上“获得”的逐步增加,即要让他们真实地感到社会的发展与自己的实际所获具有同步性,从而增强其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另一方面包括在质量上“获得”的稳步提升,要让普通群众不断提升生活品位、生存质量和“获得”档次的需求在社会发展成果的分配中达到体现,促进他们真实地感到社会发展与自己的发展需求具有的共进性。在这样两方面意义上形成的“更多获得感”,能够使广大群众不再把自己的实际“获得”等同于一次性或几次性的瞬间或机遇所得,而是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更多获得”,这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核心要求。
第五,是否具有可靠的获得。必须让普通群众具有为法律制度与体制机制保障的、体现公正、公平要求的“更多获得感”。换言之,普通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实际“获得”,是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型的,即便都是合理、合法的劳动所得,也可区分为劳动与创造所得、某种政策调整所得或某些偶然机遇所得等具体情形。在所有的这些“获得”中,只有使大多数人享受并感到自己的“获得”不仅仅带有偶发性、巧合性,而是为制度所要求、为法律所保障的,其“更多获得感”才可能是建立于稳定的和牢靠的基础之上的,这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关键要求。
[建议措施]
对此,江苏公务员考试专家建议:
第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我们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面对“险”和“难”,我们必须在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把时不我待的干劲与静水流深的稳劲结合起来,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结合起来,涵养好后劲和耐力,在深水区中流击水,在攻坚期迎难而上,久久为功,驰而不息。这样,才能推进改革航船驶向更宽阔的水域,才能使改革发展的成果尽快凸显出来,让人民看到希望。
第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优化民生制度。
改革能否得到人民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能否使人民基本生活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能否使人民切身利益得到明显增进。因此,必须着力推进民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比如,实现城乡并轨,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受基本养老保障;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缓解群众看病难的矛盾;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分配差距为重点,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等等。通过优化民生制度,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使改革红利送到社会最基层。
第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自觉简政放权。
建立“公平、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基本任务。政府只有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把错装在自己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投资项目和资质资格等的审批手续,为企业转型提供“源头活水”,为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扫清障碍,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广就业门路、更多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这也就是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从而提升服务人民的能力,让人民更多地感受到改革的实惠。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1.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承诺更是行动
2.推进简政放权要增强公众“获得感”
3.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
4.积极践行群众路线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开头示例]
1.2015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李克强总理也曾强调“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执政者所思也正是民之所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下,大到改革治国,小到柴米油盐,无论是真金白银的收入增长,还是养老医疗教育的具体而微,背后无不是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对需要改革的体制机制弊端,往往有切肤之痛;改革的切入点、着力点,也往往就是群众的“烦心点”和“痛点”,改革创新的动力、转型发展的智慧都蕴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只有发自内心地把群众当真正的英雄、当最好的老师,虚心向群众学习,才能真正搞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3.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不仅让人民有获得感,而且让人民有幸福感。而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出发点是让人民有获得感,落脚点是让人民有幸福感。当下,人民的获得感是改革的“试金石”:人民有获得感,获得感越强,改革越成功,越容易全面深化;反之亦然。
[分析示例]
1.人民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征程中,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理念和追求。
2.近几年,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改革一一破题,让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还要看到,民生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也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和新空间。比如,人民群众对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催生文化产业的繁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可培育“银发经济”蓝海等。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以百姓之心为心,重视人民的“获得感”,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大潮的鲜明导向。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社会对改革的认同感,从而不断凝聚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力量,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必须用好。
[结尾示例]
1.有诺必践,言出必行。只有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红利”,“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一定能够变成更加美好的现实。
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是中央政府对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有诺必践,言出必行。这样的施政目标和履职承诺,需要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各地党委政府的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将目标和承诺转化为、内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务实作为,“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一定能够变成更加美好的现实。
3.民之所望,政之所思。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改革红利、拥有更多“获得感”,关键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感受度和满意度。在新常态下,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仅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而且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精神“获得感”,最终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
【文章素材】
让群众有获得感要“实打实”
习近平主席曾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执政者所思也正是民之所望,民众对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期待,大到改革治国,小到柴米油盐,无论是真金白银的“钱包”鼓起来,还是养老医疗教育的具体细微,背后无不是民众对“获得感”的渴望与追求。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蓝图再宏伟、战略再壮观如果没有真抓实干,也只是空中楼阁。“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老百姓最重“实打实”,最烦“客里空”。习近平说:“党员干部要做人民群众服务的带头人,做人民群众信赖、尊敬的贴心人。”党员干部要让从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就要抓住那些让人民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不断狠抓落实,要更贴近群众一些,多听群众意见,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用真情,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小事、实事,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实惠。
用情上“实打实”。郑板桥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融入群众、回归本我。“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要真正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眼里看到群众,心里装得下群众,行动上为了群众,真正把群众的所思、所盼、疾苦冷暖放在心上,才能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始终记着人民的恩情、想着群众的疾苦、念着百姓的期盼。在想问题、干工作、办事情的时候,心里首先才会想到群众的利益、考虑群众的感受。
服务上“实打实”。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要知道,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使用权力的时候要对得起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群众说好才是真好,群众满意才是真满意,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发展上“实打实”。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对农村的帮扶工作绝对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得住性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党员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把工作做细做实,多一些深入调研,多一些智力支持,因地制宜,帮助农民理清思路找准出路,确保工作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通过创办农民学校、技能培训等方式,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解开贫困枷锁,激活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
“思之深,则行之远”。前行之路虽不是坦途,但改革的曙光照亮前程。百姓发愁的事情解决了多少,获得感就有多少。改革向前推一步,愁事少一点,好处多一分,百姓就会有“找到金子”般的获得感,中国大地上就会留下“改革为了人民”的深深印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