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重在平时积累,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在备考常识判断时,一要系统复习,二要多做练习。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近一年期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完成1--5题!
1、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是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这一考试是:
A.会试 B.乡试 C.殿试 D.院试
2、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保障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
A.稳定的物价 B.充分的就业
C.经济的稳定增长 D.平衡国际收支
3、海洋动物科学考察的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许多海洋“有壳类”动物,如贝类、螺类和虾蟹类等,其外壳有变薄、变软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海洋“有壳类”动物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经常出现营养不良
B.外壳轻便的海洋动物更易于游动、捕食和躲避天敌
C.海水升温导致海洋动物的生长成熟周期缩短
D.二氧化碳排放过度导致海水酸化
4、甲、乙两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30%和32%,这可能表明:
A.从生活水平看,乙地居民略高于甲地居民
B.从收入水平看,甲地居民略高于乙地居民
C.从收入水平看,乙地居民略高于甲地居民
D.从生活水平看,甲地居民略高于乙地居民
5、夫妻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这种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行为 B.非物质财富 C.物质财富 D.以上都不对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A。
解析: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施行于金、元、明、清四代,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共会一处,比试科艺,故称为会试。会试的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故本题答案选A。
2、【答案】C。
解析: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以保障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放松银根,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
3、【答案】D。
解析: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了海洋的酸化,酸性的海水具有腐蚀性,能够溶化贝壳中的碳酸钙,影响带壳类动物的生长。故本题答案选D。
4、【答案】D。
解析: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它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一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小,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经济越富裕,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如果这个家庭或国家的恩格尔系数越大,就说明这个家庭或国家的经济越困难,生活水平越低。题中,甲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略小于乙地,说明甲地居民的总体生活水平略高于乙地,由于各地物价水平,经济水平不同,并不能直观看出收入水平。故本题答案选D。
5、【答案】A。
解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履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互相拥有要求对方提供扶养行为的权利、义务,因此,夫妻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客体是行为。故本题答案选A。